国庆晒后急救指南:皮肤“红烫脱皮”自救手册
作者:本站
时间:2025-10-11 15:08:00
点击数:
62
国庆假期,阳光倾洒如金,欢声笑语在旅途中交织成动人的乐章。不少人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踏上旅程,尽情拥抱大自然的馈赠。然而,在尽情享受阳光温暖的同时,不少人的皮肤却悄然拉响了“警报”:脸颊红得如同刚出锅的小龙虾,娇嫩的肌肤只要轻轻一碰,便传来火辣辣的刺痛,甚至开始出现脱皮的迹象。荆州市荆州区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主任张玲提醒,出现这种这种症状,千万别掉以轻心,这种因强烈日晒而引发的皮肤损伤,实则是皮肤对紫外线过度暴露发出的“紧急求救”信号。
当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紫外线下,中波紫外线(UVB)会像“微型炸弹”一样攻击表皮细胞,引发急性炎症;长波紫外线(UVA)则像“隐形刺客”,深入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结构。张玲用“双层夹击”形容这一过程:“表皮层被晒得‘冒烟’,真皮层被蛀得‘千疮百孔’,修复必须内外兼顾。”
日晒伤的典型表现分阶段显现:
初期灼热(晒后0—6小时):皮肤泛红、刺痛,触感如细针轻扎;
中期红肿(晒后6—24小时):面部肿胀明显,触碰时灼热感加剧;
后期脱皮(晒后1—3天):表皮细胞死亡脱落,露出嫩红的新生皮肤。
张玲主任提醒:“若出现水疱、破溃或全身发热,需立即就医,否则可能引发色素沉淀或皮肤老化。”
急救四部曲:让皮肤“冷静”下来
物理降温:给皮肤“浇凉水”。晒伤后,第一时间转移至阴凉处,用冷藏的矿泉水瓶或浸湿的毛巾轻敷面部。“冷敷能快速收缩血管,缓解炎症,但需避免冰水直接刺激。”张玲主任强调,“可将酸奶盒冷藏后滚动敷脸,或用小风扇低温吹风,帮助皮肤降温。”
温和清洁:别让皮肤“雪上加霜”。晒伤后的皮肤屏障脆弱,清洁需“轻柔至上”。选择无泡洁面乳,蘸温水轻轻打圈后,立即拍上含神经酰胺的保湿水。“厚涂无酒精的芦荟胶,能形成保护膜,缓解灼热感。”张玲主任建议,“脱皮期可用生理盐水浸湿化妆棉轻擦,再涂凡士林或甘油保湿霜,防止摩擦受伤。”
天然抗炎:给皮肤“喝凉茶”。皮肤红肿时,可借助天然成分舒缓炎症。张玲主任推荐:“用冷藏的绿茶水浸湿纱布敷脸,茶多酚能抗氧化;或薄涂纯蜂蜜,其天然抗菌性可辅助修复。”对于脱皮后的干燥,可将维生素E胶囊混入面霜,增强保湿力。
饮食助攻:多吃番茄、猕猴桃、坚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,多喝金银花茶或绿豆汤,从内部“降火”。
这些“土方法”千万别试!
牙膏敷脸:含薄荷成分会刺激皮肤,加重炎症;
酱油涂脸:非但不能美白,还可能引发过敏;
强行撕脱皮:会撕掉新生表皮,留下疤痕。
国庆的阳光虽已远去,但皮肤的“记忆”可能持续数周。记住“降温—清洁—抗炎—防晒”四步曲,配合健康饮食和作息,多数日晒伤能在1—2周内恢复。若皮肤出现异常色斑或持续脱皮,请及时到公立医院皮肤专科就诊。毕竟,让皮肤“轻装上阵”,才能更好地迎接下一个假期!

预约挂号
出诊信息
科室导航
医疗团队
医保政策
地址:荆州区荆中路106号
健康热线:0716-8569961
